爸,这是为了您好。高端养老院有专业医护人员,比您一个人在家安全多了。”王承远的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。
“我自己的家,住了大半辈子,怎么就不安全了?”王德明的手微微颤抖,茶杯在桌面上发出清脆的碰撞声。
“您上次摔倒,如果不是保姆及时发现,后果不堪设想!”王雅芝插话道,眼神却不自觉地瞥向客厅墙上的股票行情电子屏。
老人沉默了。
窗外的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,仿佛预示着一场无声的博弈即将开始。
01
北京郊区的别墅区里,王德明的大宅显得格外幽静。
作为一名退休企业家,他在这里独居已有五年,自从妻子离世后,这座房子就成了他唯一的慰藉。
展开剩余97%这天下午,王德明正在花园里修剪盆景,突然听到门铃声响起。
门外站着他的儿子王承远和女儿王雅芝,兄妹俩表情严肃,让老人心里一沉。
“爸,我们有事跟您商量。”王承远开门见山。
三人在客厅坐下,家佣端上茶水后被王雅芝示意离开。
“什么事这么严肃?”王德明放下茶杯,目光在儿女脸上扫视。
王承远清了清嗓子:“爸,我和雅芝商量了很久,觉得您一个人住这么大的房子不安全,也不方便。”
“什么意思?”王德明眉头一皱。
“就是说,”王雅芝接过话头,“我们找了一家高档养老院,环境特别好,有专业的医护人员,您的那些老伙计,赵叔叔也在那儿住着呢。”
王德明的表情瞬间冷了下来:“你们要把我送养老院?”
“爸,别这么说,”王承远连忙解释,“现在的养老院不是您想象的那种,这家叫'颐养山庄'的地方简直就像五星级酒店。”
“我不需要!”王德明拍桌而起,“我在自己家里住得好好的,为什么要去养老院?”
王雅芝眼中闪过一丝不耐,但很快又恢复温柔:“爸,您上个月摔倒的事还记得吧?如果当时保姆没及时发现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“就因为摔了一跤?”王德明冷笑,“我八十多年什么没经历过?现在身体硬朗得很!”
“爸,”王承远语气严肃起来,“这不仅仅是为了您的安全,也是为了我们安心。您知道的,我和雅芝工作都忙,实在分身乏术。”
房间里陷入沉默。
王德明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疏离。
他想起妻子去世前拉着他的手说的那句话:“德明,人老了要小心那些最亲近的人。”
当时他只当是病中胡话,现在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。
“我考虑考虑。”最终,王德明妥协了。
“爸,您放心,”王雅芝连忙附和,“我们已经交了定金,您可以先去看看。”
王德明苦笑,原来一切都已安排妥当,所谓的“商量”不过是通知而已。
晚饭后,兄妹俩告辞离开。
坐在王承远的豪车里,王雅芝低声问:“哥,爸爸的股票账户密码,你问出来了吗?”
王承远摇摇头:“没有,老爷子精着呢,这事急不得。等他住进养老院,适应了环境,我们再慢慢来。”
“可是我已经付了别墅的首付,后面的钱...”
“别着急,”王承远打断妹妹,“我公司那边的窟窿更大,但这事得细水长流。”
兄妹二人的车消失在夜色中,只留下别墅里孤独的灯光,像一只疲惫的眼睛,默默注视着这个变得陌生的世界。
02
一周后,王德明被安排入住“颐养山庄”。
不得不承认,这家养老院的环境确实超出了他的预期。
环绕着小型人工湖的欧式建筑群,精心设计的园林景观,宽敞明亮的套房,一切都透着奢华与舒适。
但再豪华的金丝笼,也改变不了它是笼子的本质。
王德明站在窗前,望着远处的山峦,心情沉重。
“王老先生,我是您的专属护理员小林。”一个年轻女孩推门进来,笑容可掬。
欢迎会上,赵明远热情地招呼王德明:“老王,你也来了!我跟你说,这地方比家里舒服多了,三餐有人做,还有人陪着下棋、聊天,比一个人在家好多了。”
王德明勉强笑笑:“你倒是想得开。”
第一周,王承远和王雅芝每天都来看望父亲。
到了第二周,兄妹俩的探访变成了每三天一次。
第三周,变成了每周一次。
第四周开始,他们干脆统一安排在周末,兄妹轮流前来。
王德明并不意外,只是心里的芥蒂越来越深。
慢慢地,他开始适应养老院的生活。
每天早上打太极拳,上午参加兴趣活动,下午和赵明远下棋或散步,晚上看看书或新闻。
他发现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对他特别关照,不仅是小林,就连院长都经常亲自过来问候。
起初他以为是因为自己曾经的身份地位,后来才知道,这背后是子女的额外嘱托——或者更直白地说,额外的费用。
“王老先生,”小林有一天问道,“您儿子特意交代要记录您的一日三餐和服药情况,还要每周拍视频发给他们看。他们真的很关心您呢。”
王德明笑而不语。
他清楚这些所谓的“关心”背后是什么——监视。
他的子女想确认他的一举一动,确保他没有做出任何不符合他们预期的事情。
“是啊,他们很孝顺。”王德明只是这样回答。
一个月过去,王德明已经完全融入了养老院的生活。
他变得比以前更健谈,经常和其他老人一起参加各种活动,看起来精神焕发。
没人知道,在表面平静下,王德明的内心正在酝酿一场风暴。
03
初夏的一个午后,王德明正在房间午休,迷迷糊糊间听到走廊上有人说话。
“...王老先生的儿子又打电话来了,问他爸爸最近有没有提到股票账户的事...”
“嘘,小声点,这种事情不要乱说...”
声音渐渐远去,但这句话却像一把利剑刺入王德明的心脏。
他猛地坐起身,冷汗直冒。
原来如此!
晚饭时,王德明刻意找赵明远聊天。
闲谈中,他不经意地问起:“老赵,你儿子最近怎么样?还在那家投资公司上班吗?”
赵明远摇摇头:“别提了,他们公司最近被一家叫'远景投资'的公司收购了,说是经营不善。我那儿子整天愁眉苦脸的,说市场不好。”
“远景投资?”王德明心头一震,“那不是我儿子的公司吗?”
“是吗?”赵明远惊讶道,“我还真不知道。不过听我儿子说,这家公司最近也不太妙,传言资金链断裂,正在大量收购其他公司的资产来周转呢。”
王德明握筷子的手微微发抖。
远景投资是王承远十年前创办的公司,一直经营得不错,怎么会突然资金链断裂?
回到房间,王德明拨通了女儿的电话。
视频接通后,王雅芝正在一个看起来像是豪华会所的地方。
“爸,您有事吗?我正在和朋友聚会呢。”王雅芝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耐烦。
“没什么大事,就是想问问你们最近怎么样。”王德明试探着问道。
摄像头晃动了一下,王德明瞥见一辆崭新的红色跑车。
“新车?”他随口问道。
“哦,对,刚买的保时捷,限量版。”王雅芝漫不经心地回答,随即又补充道,“是公司奖励的,不是我自己买的。”
水果和保健品。
“爸,最近股市怎么样?”吃饭时,王承远突然问道,“您那些股票还在涨吗?”
王德明装作不经意地回答:“还行吧,我也很久没关注了。现在住在这里,整天和这些老头子下棋聊天,哪有心思看股票啊。”
“那您的账户还是我来帮您打理吧,”王承远试探着说,“毕竟这么大一笔钱,不管还是可惜。”
“不用,不用,”王德明摆摆手,“那钱放着又不会跑,等我百年之后,自然都是你们的。”
王承远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僵硬,但很快又恢复了自然:“爸,您这说的什么话,我是担心您的钱贬值。”
“那也没办法,”王德明叹了口气,“我这把年纪了,风险也不敢担了。”
王承远没有再坚持,但临走时又提醒道:“爸,您要是哪天想起账户密码了,一定告诉我啊,我帮您看着点。”
送走儿子,王德明站在窗前,看着王承远匆忙驶离的车影,心中的疑云越来越重。
晚上,他拨通了老友林保国的电话。
林保国曾是他的专职司机,退休后一直保持联系。
“老林,最近身体怎么样?”王德明问候道。
“还行,就是腿脚不太利索了。”林保国的声音还是那么爽朗,“听说您去养老院了?”
“是啊,被儿女送来的。”王德明苦笑,“老林,我有事想请你帮忙,但要保密。”
“您说,只要我能做到的。”
“我想请你帮我打听一下远景投资最近的情况,还有我儿子王承远的近况。”
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,林保国似乎明白了什么:“好,我明白了。我儿子在金融系统工作,应该能打听到一些消息。”
挂断电话,王德明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疲惫。
他打开床头柜,取出一本看似普通的日记本,翻到中间的一页。
那里夹着一张纸条,上面写着一串数字——他的股票账户密码。
04
夜深人静,养老院的走廊上只有微弱的应急灯光。
王德明躺在床上,辗转难眠。
他想起了自己的创业历程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遍中国,他抓住机遇,从一家小型加工厂起步,逐渐发展成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。
妻子是他一路走来最大的支持者。
她勤俭持家,含辛茹苦地抚养子女,让他能够全身心投入事业。
即使在企业最困难的时期,她也从未抱怨过一句。
而今,妻子已经离世五年,留下他一人面对这个变得陌生的家庭。
“德明,人老了要小心那些最亲近的人。”妻子临终前的这句话,当时他只当是病中胡言,现在却字字如针,刺痛他的心。
他坐起身,打开床头灯,从箱子里取出一个旧皮夹。
里面有一张他和妻子的合影,那是他们五十周年结婚纪念时拍的。
照片中,妻子虽已年迈,但眼神依然清澈温柔。
“老伴啊,你是不是早就看出来了?”王德明喃喃自语,“我们的儿女,到底是怎么了?”
他记得王承远小时候,是个多么懂事的孩子。
王雅芝更是从小就贴心,总知道在他疲惫时递上一杯热茶。
那时的温情仿佛隔世。
现在的王承远,事业有成但性格冷硬,对父亲的关心更像是一种义务。
王雅芝则沉迷奢侈品和社交活动,结婚后更是很少回家看望父亲。
是什么改变了他们?是金钱,还是时间,还是这个越来越功利的社会?
王德明叹了口气,起身走到窗前。
月光如水,洒在养老院的花园里。
远处,城市的灯火依然璀璨,而他的心却如同这深夜一般孤寂。
他决定要查清楚一切。
不仅为了自己辛苦积攒的财富,更为了弄明白,自己的子女究竟变成了什么样的人。
翻开日记本,他重新确认了股票账户的密码。
多年来,他一直保持着记账的习惯,所有重要的财务信息都记录在这本不起眼的日记本里。
账户里有八百万的股票资产,这是他退休后保留的最后一笔财富。
其他的钱,早就分给了子女或者捐给了慈善机构。
这八百万,原本是打算留作紧急备用和未来的养老金,却没想到现在成了子女觊觎的目标。
“看来得做些准备了。”王德明自言自语道。
他打开手机,给林保国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:“明天见面详谈。”
放下手机,他感到一种久违的警觉和清醒。
这场博弈,他必须先发制人。
05
第二天一早,王德明借口去附近公园散步,实际上是去见林保国。
两位老人在公园的角落长椅上坐下,四下无人,正好可以畅所欲言。
“老王,情况不太乐观。”林保国开门见山,“根据我儿子打听到的消息,远景投资确实出了大问题,涉及一笔巨额不良贷款,现在正被多家银行催债。”
王德明点点头:“我猜也是这样。那我儿子个人情况呢?”
“更糟,”林保国压低声音,“他名下有几套房产都抵押给了银行,还有大量信用卡欠款。如果公司撑不住,他个人也会破产。”
“女儿呢?”
“王雅芝倒没有负债,但最近半年消费惊人,据说她丈夫的公司也不太景气,两人经常为钱的事情吵架。”
信息比王德明预想的还要严重。
他沉思片刻,问道:“你觉得他们把我送进养老院,是不是为了...”
“十有八九是为了你的那笔股票。”林保国直言不讳,“我打听到他们最近频繁联系你的律师和财务顾问,估计是在查你的资产状况。”
王德明苦笑:“果然如此。我这辈子最大的失败,就是没能教育好自己的子女。”
“别这么说,”林保国拍拍老友的肩膀,“现在关键是保护好你自己的财产。你有什么打算?”
“我需要你帮我一个忙...”王德明凑近林保国耳边,低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。
接下来的日子,王德明看似平静地适应着养老院的生活,实则暗中展开了调查。
林保国成了他最得力的助手。
老司机虽然年过七旬,但思维敏捷,行动利索,最重要的是,他对王德明忠心耿耿。
“老王,我按你说的去查了你儿子的公司。”一周后,林保国来养老院探望王德明,趁没人注意时递给他一个U盘,“这里面有远景投资最近的一些财务报表和新闻报道,都不是什么好消息。”
“爸,这是为了您好。高端养老院有专业医护人员,比您一个人在家安全多了。”王承远的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。
“我自己的家,住了大半辈子,怎么就不安全了?”王德明的手微微颤抖,茶杯在桌面上发出清脆的碰撞声。
“您上次摔倒,如果不是保姆及时发现,后果不堪设想!”王雅芝插话道,眼神却不自觉地瞥向客厅墙上的股票行情电子屏。
老人沉默了。
窗外的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,仿佛预示着一场无声的博弈即将开始。
李雪健爆斩获百花奖男配
01
北京郊区的别墅区里,王德明的大宅显得格外幽静。
作为一名退休企业家,他在这里独居已有五年,自从妻子离世后,这座房子就成了他唯一的慰藉。
这天下午,王德明正在花园里修剪盆景,突然听到门铃声响起。
门外站着他的儿子王承远和女儿王雅芝,兄妹俩表情严肃,让老人心里一沉。
“爸,我们有事跟您商量。”王承远开门见山。
三人在客厅坐下,家佣端上茶水后被王雅芝示意离开。
“什么事这么严肃?”王德明放下茶杯,目光在儿女脸上扫视。
王承远清了清嗓子:“爸,我和雅芝商量了很久,觉得您一个人住这么大的房子不安全,也不方便。”
“什么意思?”王德明眉头一皱。
“就是说,”王雅芝接过话头,“我们找了一家高档养老院,环境特别好,有专业的医护人员,您的那些老伙计,赵叔叔也在那儿住着呢。”
王德明的表情瞬间冷了下来:“你们要把我送养老院?”
“爸,别这么说,”王承远连忙解释,“现在的养老院不是您想象的那种,这家叫'颐养山庄'的地方简直就像五星级酒店。”
“我不需要!”王德明拍桌而起,“我在自己家里住得好好的,为什么要去养老院?”
王雅芝眼中闪过一丝不耐,但很快又恢复温柔:“爸,您上个月摔倒的事还记得吧?如果当时保姆没及时发现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“就因为摔了一跤?”王德明冷笑,“我八十多年什么没经历过?现在身体硬朗得很!”
“爸,”王承远语气严肃起来,“这不仅仅是为了您的安全,也是为了我们安心。您知道的,我和雅芝工作都忙,实在分身乏术。”
房间里陷入沉默。
王德明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疏离。
他想起妻子去世前拉着他的手说的那句话:“德明,人老了要小心那些最亲近的人。”
当时他只当是病中胡话,现在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。
“我考虑考虑。”最终,王德明妥协了。
“爸,您放心,”王雅芝连忙附和,“我们已经交了定金,您可以先去看看。”
王德明苦笑,原来一切都已安排妥当,所谓的“商量”不过是通知而已。
晚饭后,兄妹俩告辞离开。
坐在王承远的豪车里,王雅芝低声问:“哥,爸爸的股票账户密码,你问出来了吗?”
王承远摇摇头:“没有,老爷子精着呢,这事急不得。等他住进养老院,适应了环境,我们再慢慢来。”
“可是我已经付了别墅的首付,后面的钱...”
“别着急,”王承远打断妹妹,“我公司那边的窟窿更大,但这事得细水长流。”
兄妹二人的车消失在夜色中,只留下别墅里孤独的灯光,像一只疲惫的眼睛,默默注视着这个变得陌生的世界。
02
一周后,王德明被安排入住“颐养山庄”。
不得不承认,这家养老院的环境确实超出了他的预期。
环绕着小型人工湖的欧式建筑群,精心设计的园林景观,宽敞明亮的套房,一切都透着奢华与舒适。
但再豪华的金丝笼,也改变不了它是笼子的本质。
王德明站在窗前,望着远处的山峦,心情沉重。
“王老先生,我是您的专属护理员小林。”一个年轻女孩推门进来,笑容可掬。
欢迎会上,赵明远热情地招呼王德明:“老王,你也来了!我跟你说,这地方比家里舒服多了,三餐有人做,还有人陪着下棋、聊天,比一个人在家好多了。”
王德明勉强笑笑:“你倒是想得开。”
第一周,王承远和王雅芝每天都来看望父亲。
到了第二周,兄妹俩的探访变成了每三天一次。
第三周,变成了每周一次。
第四周开始,他们干脆统一安排在周末,兄妹轮流前来。
王德明并不意外,只是心里的芥蒂越来越深。
慢慢地,他开始适应养老院的生活。
每天早上打太极拳,上午参加兴趣活动,下午和赵明远下棋或散步,晚上看看书或新闻。
他发现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对他特别关照,不仅是小林,就连院长都经常亲自过来问候。
起初他以为是因为自己曾经的身份地位,后来才知道,这背后是子女的额外嘱托——或者更直白地说,额外的费用。
“王老先生,”小林有一天问道,“您儿子特意交代要记录您的一日三餐和服药情况,还要每周拍视频发给他们看。他们真的很关心您呢。”
王德明笑而不语。
他清楚这些所谓的“关心”背后是什么——监视。
他的子女想确认他的一举一动,确保他没有做出任何不符合他们预期的事情。
“是啊,他们很孝顺。”王德明只是这样回答。
一个月过去,王德明已经完全融入了养老院的生活。
他变得比以前更健谈,经常和其他老人一起参加各种活动,看起来精神焕发。
没人知道,在表面平静下,王德明的内心正在酝酿一场风暴。
03
初夏的一个午后,王德明正在房间午休,迷迷糊糊间听到走廊上有人说话。
“...王老先生的儿子又打电话来了,问他爸爸最近有没有提到股票账户的事...”
“嘘,小声点,这种事情不要乱说...”
声音渐渐远去,但这句话却像一把利剑刺入王德明的心脏。
他猛地坐起身,冷汗直冒。
原来如此!
晚饭时,王德明刻意找赵明远聊天。
闲谈中,他不经意地问起:“老赵,你儿子最近怎么样?还在那家投资公司上班吗?”
赵明远摇摇头:“别提了,他们公司最近被一家叫'远景投资'的公司收购了,说是经营不善。我那儿子整天愁眉苦脸的,说市场不好。”
“远景投资?”王德明心头一震,“那不是我儿子的公司吗?”
“是吗?”赵明远惊讶道,“我还真不知道。不过听我儿子说,这家公司最近也不太妙,传言资金链断裂,正在大量收购其他公司的资产来周转呢。”
王德明握筷子的手微微发抖。
远景投资是王承远十年前创办的公司,一直经营得不错,怎么会突然资金链断裂?
回到房间,王德明拨通了女儿的电话。
视频接通后,王雅芝正在一个看起来像是豪华会所的地方。
“爸,您有事吗?我正在和朋友聚会呢。”王雅芝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耐烦。
“没什么大事,就是想问问你们最近怎么样。”王德明试探着问道。
摄像头晃动了一下,王德明瞥见一辆崭新的红色跑车。
“新车?”他随口问道。
“哦,对,刚买的保时捷,限量版。”王雅芝漫不经心地回答,随即又补充道,“是公司奖励的,不是我自己买的。”
几天后,王承远来看望父亲,带来了一些水果和保健品。
“爸,最近股市怎么样?”吃饭时,王承远突然问道,“您那些股票还在涨吗?”
王德明装作不经意地回答:“还行吧,我也很久没关注了。现在住在这里,整天和这些老头子下棋聊天,哪有心思看股票啊。”
“那您的账户还是我来帮您打理吧,”王承远试探着说,“毕竟这么大一笔钱,不管还是可惜。”
“不用,不用,”王德明摆摆手,“那钱放着又不会跑,等我百年之后,自然都是你们的。”
王承远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僵硬,但很快又恢复了自然:“爸,您这说的什么话,我是担心您的钱贬值。”
“那也没办法,”王德明叹了口气,“我这把年纪了,风险也不敢担了。”
王承远没有再坚持,但临走时又提醒道:“爸,您要是哪天想起账户密码了,一定告诉我啊,我帮您看着点。”
送走儿子,王德明站在窗前,看着王承远匆忙驶离的车影,心中的疑云越来越重。
晚上,他拨通了老友林保国的电话。
林保国曾是他的专职司机,退休后一直保持联系。
“老林,最近身体怎么样?”王德明问候道。
“还行,就是腿脚不太利索了。”林保国的声音还是那么爽朗,“听说您去养老院了?”
“是啊,被儿女送来的。”王德明苦笑,“老林,我有事想请你帮忙,但要保密。”
“您说,只要我能做到的。”
“我想请你帮我打听一下远景投资最近的情况,还有我儿子王承远的近况。”
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,林保国似乎明白了什么:“好,我明白了。我儿子在金融系统工作,应该能打听到一些消息。”
挂断电话,王德明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疲惫。
他打开床头柜,取出一本看似普通的日记本,翻到中间的一页。
那里夹着一张纸条,上面写着一串数字——他的股票账户密码。
04
夜深人静,养老院的走廊上只有微弱的应急灯光。
王德明躺在床上,辗转难眠。
他想起了自己的创业历程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遍中国,他抓住机遇,从一家小型加工厂起步,逐渐发展成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。
妻子是他一路走来最大的支持者。
她勤俭持家,含辛茹苦地抚养子女,让他能够全身心投入事业。
即使在企业最困难的时期,她也从未抱怨过一句。
而今,妻子已经离世五年,留下他一人面对这个变得陌生的家庭。
“德明,人老了要小心那些最亲近的人。”妻子临终前的这句话,当时他只当是病中胡言,现在却字字如针,刺痛他的心。
他坐起身,打开床头灯,从箱子里取出一个旧皮夹。
里面有一张他和妻子的合影,那是他们五十周年结婚纪念时拍的。
照片中,妻子虽已年迈,但眼神依然清澈温柔。
“老伴啊,你是不是早就看出来了?”王德明喃喃自语,“我们的儿女,到底是怎么了?”
张洪杰
他记得王承远小时候,是个多么懂事的孩子。
王雅芝更是从小就贴心,总知道在他疲惫时递上一杯热茶。
那时的温情仿佛隔世。
现在的王承远,事业有成但性格冷硬,对父亲的关心更像是一种义务。
王雅芝则沉迷奢侈品和社交活动,结婚后更是很少回家看望父亲。
是什么改变了他们?是金钱,还是时间,还是这个越来越功利的社会?
王德明叹了口气,起身走到窗前。
月光如水,洒在养老院的花园里。
远处,城市的灯火依然璀璨,而他的心却如同这深夜一般孤寂。
他决定要查清楚一切。
不仅为了自己辛苦积攒的财富,更为了弄明白,自己的子女究竟变成了什么样的人。
翻开日记本,他重新确认了股票账户的密码。
多年来,他一直保持着记账的习惯,所有重要的财务信息都记录在这本不起眼的日记本里。
账户里有八百万的股票资产,这是他退休后保留的最后一笔财富。
其他的钱,早就分给了子女或者捐给了慈善机构。
这八百万,原本是打算留作紧急备用和未来的养老金,却没想到现在成了子女觊觎的目标。
“看来得做些准备了。”王德明自言自语道。
他打开手机,给林保国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:“明天见面详谈。”
放下手机,他感到一种久违的警觉和清醒。
这场博弈,他必须先发制人。
05
第二天一早,王德明借口去附近公园散步,实际上是去见林保国。
两位老人在公园的角落长椅上坐下,四下无人,正好可以畅所欲言。
“老王,情况不太乐观。”林保国开门见山,“根据我儿子打听到的消息,远景投资确实出了大问题,涉及一笔巨额不良贷款,现在正被多家银行催债。”
王德明点点头:“我猜也是这样。那我儿子个人情况呢?”
“更糟,”林保国压低声音,“他名下有几套房产都抵押给了银行,还有大量信用卡欠款。如果公司撑不住,他个人也会破产。”
“女儿呢?”
“王雅芝倒没有负债,但最近半年消费惊人,据说她丈夫的公司也不太景气,两人经常为钱的事情吵架。”
信息比王德明预想的还要严重。
他沉思片刻,问道:“你觉得他们把我送进养老院,是不是为了...”
“十有八九是为了你的那笔股票。”林保国直言不讳,“我打听到他们最近频繁联系你的律师和财务顾问,估计是在查你的资产状况。”
王德明苦笑:“果然如此。我这辈子最大的失败,就是没能教育好自己的子女。”
“别这么说,”林保国拍拍老友的肩膀,“现在关键是保护好你自己的财产。你有什么打算?”
“我需要你帮我一个忙...”王德明凑近林保国耳边,低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。
接下来的日子,王德明看似平静地适应着养老院的生活,实则暗中展开了调查。
林保国成了他最得力的助手。
老司机虽然年过七旬,但思维敏捷,行动利索,最重要的是,他对王德明忠心耿耿。
“老王,我按你说的去查了你儿子的公司。”一周后,林保国来养老院探望王德明,趁没人注意时递给他一个U盘,“这里面有远景投资最近的一些财务报表和新闻报道,都不是什么好消息。”
董勇《繁花》安妮爆红
晚上,王德明锁上房门,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,查看U盘内容。
果然,远景投资近两年来业绩持续下滑,去年更是首次出现亏损。
更糟的是,公司涉及一起高风险投资失败,亏损高达三千万。
“难怪急着要我的钱。”王德明喃喃自语。
他又查看了林保国提供的王承远个人信息。
儿子名下有三套房产,但都已抵押给银行。
信用卡欠款近百万,还有一笔高额的私人借贷,债主是一位颇有势力的商人。
王雅芝的情况则是另一种败家方式。
她近半年在奢侈品上的花销超过两百万,还新购了一辆限量版跑车,贷款金额高达五百万。
她丈夫徐国强名下的装饰公司业绩平平,根本无力支撑她的奢侈生活。
第二天,王德明给自己的老律师打了个电话,询问最近有没有人联系过他,讨论关于自己财产的事情。
老律师吞吞吐吐地说:“王总,确实有。您儿子上个月来找过我,说是担心您年纪大了,记性不好,想了解一下您的财产状况。我按规定没有透露任何信息,但他似乎对您的股票账户特别关注。”
“明白了,谢谢你的坦诚。”王德明挂断电话,心中的最后一丝侥幸也烟消云散。
他又联系了自己的财务顾问刘志强。
刘志强更加直接:“王总,您儿子和女儿都来找过我,问您的股票账户情况。我告诉他们需要您的授权,他们就拿出一份授权书,上面有您的签名,但我总觉得不太对劲,所以没有透露信息。”
“签名?”王德明一惊,“我根本没有签过任何授权书!”
“我也觉得奇怪,所以坚持要亲自和您确认。他们说您在养老院,不方便联系,我就更加怀疑了。”
挂断电话,王德明的心情异常沉重。
子女不仅要把他送进养老院,还伪造他的签名,试图掌控他的财产。
这种背叛,比他想象的还要深刻。
当晚,王德明辗转难眠。
他起身走到窗前,望着远处城市的灯火,思考着接下来的行动。
第二天一早,他拨通了林保国的电话:“老林,计划可以开始了。”
06
接下来的日子里,王德明开始实施他的计划。
首先,他刻意在子女面前表现出轻微的健忘症状。
每次王承远或王雅芝来访,他都会“不小心”忘记一些小事,比如上次见面聊了什么,或者他们带来过什么礼物。
“爸,您最近是不是记性不太好?”一次探望时,王雅芝关切地问道。
“有吗?”王德明故作茫然,“我觉得挺好的啊。”
“您刚才还说不记得我上周带来的那盒燕窝,现在又说记得。”
“哦,是吗?可能是太累了吧。”王德明轻描淡写地回应。
这种表现让兄妹俩越发确信父亲的记忆力在衰退,这正中他们下怀。
与此同时,王德明也开始有意无意地在子女面前提及自己的股票账户。
“承远啊,我那个股票账户,密码是多少来着?我怎么突然想不起来了。”一次,王德明状似无意地问道。
王承远眼前一亮:“爸,您想起那个账户了?”
嗯,就是前几天突然梦到了,好像有八百万吧?但密码是什么,我怎么都想不起来了。”
“没关系,爸,您别着急。密码这种东西,慢慢想,说不定过几天就想起来了。”王承远故作轻松,但眼中的急切却无法掩饰。
从那以后,兄妹俩来养老院的频率明显增加了。
每次来,都会不经意地提及股票账户的事,希望从父亲口中套出密码。
“爸,您的股票账户要不要我帮您查查?现在市场行情不错,说不定能赚一笔呢。”王雅芝一次闲聊中提议。
“不用,不用,”王德明摆摆手,“那钱放着就好,我这把年纪了,也花不了多少了。”
“那万一您以后忘了密码怎么办?不如告诉我和哥哥,我们帮您保管。”
“这个...”王德明作出思考状,“让我再想想吧,总觉得密码这种东西还是自己记着比较放心。”
与此同时,王德明和林保国的计划也在秘密进行。
林保国通过自己的关系,为王德明开设了几个新的银行账户,分布在不同的银行,确保资金转移的隐蔽性。
王德明则在林保国的协助下,开始分批次转移股票账户中的资金。
“每次转少量,不要引起注意。”王德明叮嘱道,“最重要的是,要确保转账记录不会被他们发现。”
林保国点头:“我明白。我儿子在银行工作,他会帮忙处理这些事,保证不会留下痕迹。”
三个月的时间里,王德明成功将八百万股票资金分散转移到了新账户中,同时保持着原账户的正常操作记录,以免引起怀疑。
在这段时间里,王承远的公司情况越发严峻。
一天,他急匆匆地来到养老院,神色焦虑。
“爸,我有件事想和您商量。”王承远开门见山。
“什么事?”王德明装作不知情的样子。
“公司最近遇到一点资金周转问题,需要一笔钱救急。我想...您那个股票账户能不能借我用一下?”
王德明沉默片刻,然后叹气道:“承远啊,你知道那是我养老的钱啊。”
“爸,我知道,但这真的是紧急情况。”王承远声音有些发抖,“如果解决不了,公司就要破产了!”
“那...好吧。”王德明终于“妥协”了,“但我还是想不起密码,你再给我一点时间。”
王承远大喜:“爸,您慢慢想,不急,一周内想起来就行。”
送走儿子,王德明嘴角露出一丝苦笑。
计划已经进入最后阶段,他知道,风暴即将来临。
07
三个月过去,王承远的公司危机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。
多家银行催收贷款,供应商要求支付欠款,员工薪资拖欠已久。
他急需一笔资金来解决眼前的危机。
这天一早,王承远来到办公室,召集了公司的高管。
“各位,我有一个好消息。”王承远强作镇定,“资金问题马上就能解决,我父亲答应借给我们八百万周转。”
高管们面面相觑,有人忍不住问:“王总,您确定吗?这笔钱什么时候能到账?”
“最迟明天。”王承远信誓旦旦,“我父亲已经同意了,就是一时想不起密码,我今天就去养老院帮他想办法。”
散会后,王承远独自坐在办公室,拨通了妹妹的电话。
雅芝,我要用爸的股票账户了。”
“哥,你确定吗?”王雅芝声音有些紧张,“万一爸爸发现了怎么办?”
“他现在住在养老院,每天都有人看着,能发现什么?再说了,他自己都想不起密码,能有什么办法?”
“那...好吧。不过我也需要一部分,我那套别墅还差尾款...”
“知道了,先救公司要紧,剩下的再分给你。”王承远不耐烦地挂断电话。
他打开电脑,登录了父亲的股票账户。
这个密码是他们从父亲的老保姆那里套出来的,保姆无意中看到过王德明记密码的日记本。
账户页面加载出来,王承远瞪大了眼睛,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——账户余额:¥0.00。
“怎么可能?!”他猛地站起来,手忙脚乱地刷新页面,以为是系统故障。
但无论刷新多少次,显示的金额依然是零。
他立刻查看了交易记录:过去三个月,有多笔转出交易,每笔金额不等,收款账户也各不相同,最终将八百万全部转空。
王承远感到一阵眩晕,冷汗直冒。
他颤抖着拨通了妹妹的电话:“雅芝,出大事了!爸爸的账户...钱不见了!”
“什么?!”王雅芝尖叫道,“怎么可能?一定是你看错了!”
“我没看错!八百万,一分不剩!”王承远几乎是吼出来的,“你现在立刻去养老院,我马上也过去。爸爸一定知道怎么回事!”
兄妹俩火速赶往养老院。
到达后,他们直奔父亲的房间,却发现房门紧锁。
“王老先生呢?”王承远急切地问路过的护工。
“哦,王老先生今天一早就出去了,说是有朋友来接他。”
“什么朋友?去哪了?什么时候回来?”
护工被这连珠炮似的问题弄得有些慌乱:“我...我不清楚,他没说。不过他带了一个小行李箱,好像是要出门几天的样子。”
在院长的协助下,他们查看了监控录像。
画面显示,清晨五点半,一辆普通的黑色轿车停在养老院门口,王德明拖着一个小行李箱走出大门,上了车。
因为角度问题,无法看清驾驶员的面貌。
“这不可能!”王承远咆哮道,“谁允许他随便离开的?你们养老院是怎么管理的?”
院长满脸歉意:“王先生,您父亲是自愿离开的,而且他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,我们没有权力阻止...”
“够了!”王承远打断他,“我现在怀疑我父亲被人骗走了!立刻报警!”
警方很快到达现场,记录了情况。
但在查看了监控后,警官表示:“从画面看,老人是自愿上车的,没有任何被胁迫的迹象。而且,成年人有自由外出的权利,除非有证据表明存在犯罪行为,否则警方无法立案。”
王承远和王雅芝面如土色。
就在这时,护工小林跑过来:“对了,王老先生离开前让我转交你们一样东西。”
她递过一个信封。
王承远迫不及待地拆开,里面只有一张纸条。
发布于:河南省信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